|
|
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亭旁镇-杨家板龙

亭旁镇-杨家板龙

关键词:杨家板龙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


  小镇飞出世界第一龙

  三门县亭旁镇是革命老区。杨家板龙就是在这个民风淳朴的山区走出来的。板龙始于明朝,盛行于清乾隆年间,在解放前和“文革”期间曾一度中断,改革开放后,杨家板龙重新腾飞。

  杨家板龙以其长度与威武的雄姿闻名于世,板龙的制作是用2米左右长的木板作为底座,两端凿圆孔,以木棒穿孔连接成长龙,手擎木棒出迎。板座上是用竹蔑做成的龙头、龙身、龙尾骨架,外面糊以彩纸或裹上白布,再饰以龙须、龙眼、龙角、龙珠等,贴上龙鳞龙鳍,绘上花纹图案以及剪纸等工艺品,造型生动。有的板座上不用龙身,改用制作精巧的彩灯,如狮子、白象等瑞兽,凤凰孔雀等珍禽,唐僧取经、白蛇许仙等戏剧人物。尤其是龙头的制作,高8米,长2米,三角金蟾伏于头顶上,口吐金钱,以示招财进宝,高大神武。龙眼光芒四射,可达两三里。杨家板龙的制作没有固定的专业艺人,均由杨家村群众目睹口传,手把手一代一代人的传授下去,代代相沿,村民都能成为制作板龙的艺人,这是集体聪明才智的结晶。众人各显本领,集众人的创作而成。迎龙活动也是村民自发组织,自愿参加,龙头龙尾集体制作,所以每次演出板龙的队伍有长有短。

  改革开放初期的1982年,杨家板龙共138段,全长250米,四五百人的迎龙队伍步行20公里,在三门县城海游镇表演,沿途各村群众,夹道欢迎,赞叹不已,轰动全城。这条长龙的长度比载入《英国吉尼斯纪录大全》的世界上最长的“新加坡”龙还要长120米。而且杨家板龙逐年增长,目前整条龙长达450米左右,现已经被上海吉尼斯总部授予“大世界吉尼斯之最”。每逢元宵佳节,三声炮响,迎龙队伍出发,火燎照明,鼓乐喧天,板龙率领五兽、鼓亭、台阁、演奏队,狮子先行,白象开路,接着是旌旗,龙筅前导。板龙队伍缓缓进入广场,先是绕广场盘成大圆圈,然后一圈一圈地渐渐向中心盘去,当龙头盘到中心点时,盘龙表演达到高潮,周围群众呐喊助威,舞龙健将加快步伐,龙头高高擎起,一圈一圈向外伸展,冲出广场后,又徐徐向野外迎去,盘成“8”字形,或来回往返。气势磅礴,雄伟壮丽。

  -热爱杨家板龙的老艺人们

  家住亭旁义丰店的杨天伟是龙头的主要设计、制作者。他制作的手工艺品十二生肖、渔樵耕读、神话戏剧人物栩栩如生,惟妙惟肖。他于1996年接手龙头的制作,之前一直由杨道彬老人负责。杨道彬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老人,他现在已经去世了。从杨天伟师傅的口中,我们得知他那些鲜为人知的事情,这些看似平常的叙述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。他十多岁开始学艺,有着惊人的绘画天赋。小学毕业的他,用杨天伟师傅的话来说“简直是天才!”他师承无门,全靠自个儿摸索,参加过地下党,“文革”时被关过禁闭。虽然这样,在被管制期间他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热爱的艺术创作,年年如此,岁岁如此,一身沉浮,也没有徒弟,就这样兢兢业业直到1996年过世离开热爱的民间艺术,离开他的杨家板龙。

  而现在,已进古稀之年的杨天伟也开始感慨万千,他说他老了,手脚也不灵活了,如果能找到更年轻有热情的年轻人参与就好了,他会很乐意的放手将工作交给他们。

  杨道英和刘创基则是板龙队打鼓和敲钹的。两位老人都已是耄耋之年,跟着板龙队演出已有五六十年的时间了。问及当初学演奏的初衷时,两位淳朴的老人笑了:“纯粹是为了集体,后来竟也渐渐喜欢上了。”当笔者问这么多年了他们有没有徒弟的时候,杨道英老人笑笑:“现在的年轻人有谁还愿意学这些陈旧的东西啊。”“或许到我们都不行了的时候,他们就会出现了吧。”刘创基老人接着说道,目光中流露出些许的期待,“怕他们不会,或表演过于简单,拿不出手会失杨家板龙的气势”。杨道英又说了:“这没有个三五十年的磨练,不行啊!”说到这里,他们有些激动:“2008年,如果我们这些老骨头还在,希望能把板龙扛到北京去!”

  至于先前带我们看杨家祖祠的杨天兴老师,自从亭旁小学退休后就年年参加板龙的编排工作,他自己甚至也参加舞龙的表演,他说别看他年事已高,挑个75公斤的重物也没问题。人活着就为开心,现在生活好了手头也有闲钱了,不图有多少报酬,出点财力,大伙儿也热闹热闹!再说大伙儿如果都不参加的话,杨家板龙就不能继续流传了。

  -杨家板龙备受关注

  对于近年来越来越受关注的亭旁板龙,我们专门请教了三门县文化馆副馆长李善庆。他说,如果没有台州市民间艺术大会展,杨家板龙就有可能失传了。此次板龙的重现,不管是在地区内、省内还是国内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,所以县政府也日益重视杨家板龙的继续流传。因为考虑到这批民间老艺术家们年事已高,而老区的年轻人却大都往外走,这使得亭旁板龙受到了极大的威胁,所以有关部门已经在着手扶植一批新人了。

  当问及关于板龙的保障问题的时候,他说有关部门已经打算在2004中国三门青蟹节过后成立一个板龙基金会,在政府的引导下横向联系企业,做到政府、企业之间的双向保障。

  李馆长最后很自信地告诉笔者,杨家板龙不管以后会发展得如何,发展到哪种程度,但有一点是肯定的,他们一定会让板龙继续传承下去……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15523012664 传真:15523012664 邮箱:627527792#qq.com
地址:重庆市秀山县 邮编:409900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